仿古建筑设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是与现代建筑设计相当的,知识和技法的积累都是一个需要下苦功夫的过程,只有深入体会古代建筑的环境意匠,才能理解设计的真正意义。
仿古建筑
利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和仿制的材料来达到古建筑的外观效果的建筑称为仿古建筑。它与古建筑一是材料上不同,仿古建筑大多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等;
二是制作工艺不同,有的仿古建筑设计、施工时,对一些榫卯结构进行了简化,没有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有的仿古建筑会使用一些钉子这类的现代材料进行加固,在古建筑中则很少使用;
三是仿古建筑大多形似,而神不似。现在建造仿古建筑大多追求经济效益,从而没有像古建筑那样精雕细琢,这从细部雕刻件中能反映出。有的仿古建筑设计虽然严格按照法式进行设计,但在施工时,却因成本和作业人员水平的差异,完工效果不好,从而造成形似,而神不似的感觉,体现不出时代风格和建筑技艺,也体现不出一种古建筑所应有的那种古朴风韵。
我国的文物法中其实没有文物建筑的概念,只有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概念。不可移动文物包含“古建筑”类,定义为: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各类建筑及建筑组群;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特征等方面和典型的其他建筑及建筑组群。不可移动文物又细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
而仿古建筑是指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和仿制的材料来达到古建筑的外观效果,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的古代建筑、传统的宗教寺观、传统的造景、历史的建筑、文物的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仿古建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建筑的空缺,采用古建筑的法则和工艺,进行仿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使得不少仿古建筑只求形似,内核尽失;
2、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长河冲刷洗礼,不少制作技艺已经流失,通过口耳相传的雕刻技艺,也成为了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古建筑的建造,一般都是取材当地,不少地方现在已被开发商用,古建筑用材的匮乏及分辨不易,使得仿古建筑有古建筑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4、现在建筑更多的是糅合古建筑的元素,增加了创新和设计的部分,很容易造成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