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色彩: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敢于使用色彩也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3、衬托性建筑: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
中国仿古建筑特点,可归纳为四句话,即:大屋顶、木骨架、檐装饰、石台基。
大屋顶是指:屋顶垂直高度大,屋坡陡曲屋檐峻峭,屋檐外伸距离宽,表现出*建筑的名族气势。
木骨架是指:整个房屋的受力是由桁梁柱等组成的木构架承担,房屋建筑的体形大小和简数分隔也由木构架布置决定。
檐装饰是指:屋面檐口采用瓦件装饰和墙柱**檐采用斗拱或砖檐装饰,使整个建筑显得多姿多彩。
石台基是指:整栋房通过柱网组合架立在石砌承台上,它有效地解决了荷载传递、地面排水、地坪坚实等问题。
中国仿古建筑房屋的总体构造,由:木构架结构、屋顶结构、围护结构、台基地面结构、装饰装修构件五大部分组成。
中国古建筑风格:
中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国家,这些所居住的地域,由于东西南北的自然环境不同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各自产有不同的建筑材料,所以世代以来,他们便依自然条件与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不同需要与习惯,创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筑做法与建筑风格。
在北方黄土地区,古代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或用土坯,或夯土筑墙,以此筑成房屋,或构筑成窑洞作为住居。后来又用黄土烧制砖瓦,用以盖房既方便又耐久。在南方,气候潮湿多雨,人们便以竹木为建筑材料构筑房屋居住。
西南少数地区地处亚热带,常用竹木搭成杆栏式建筑。而青藏高原,少雨干旱,昼夜温差大,则多砌筑厚墙式平**碉房。蒙古族地区,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惯而搭制帐篷式住房(蒙古包),这种房屋易于拆架迁移。西部教建筑则喜欢采用尖拱形建筑。
总之,古代各族,因依自然条件与当地可能提供的建筑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需要,各自构筑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容,共同为发展*的古代建筑做出了各自的贡献。